【圣超然按】这是我以前写的关于舞蹈主题的原创文字,今天发得是汇编系列之一,大家一定在想,有“之一”,必定就有“之二”、“之三”?没错,限于篇幅,我只能分几次发布。文字汇编太长就不适合手机阅读了。
言归正传,下面就从第一篇开始,慢慢看吧。——别忘了坐上沙发,泡上咖啡,先把心给静下来。
关于伦巴站姿,怎样才能站得好看?
同学们,关于拉丁舞的伦巴站姿,怎样才能站得好看?这个问题要几句话说清楚,倒是很伤脑筋的事情,还是先粗略地讲几句吧。
一、作为初学者,你现在能做到的要求是,先把身体中轴的垂直度练出来。躯干的要求是:中腰立起、下颏内收、脖子放长脊椎往上拔、肩胛骨往下沉并向中间收敛(注意:是自然向下松沉,并不是用力往下压,别太刻意太生猛了)、臀部收进去(记住:收臀就是裹肋,裹肋就是藏胃,一个地方解决,其他地方迎刃而解,要领不要记忆太多,越简单直接越好)……
脚的要求:两腿的膝盖要伸直,动力脚(辅助脚)的脚面绷直、大脚趾内侧抵住地板、脚踝内侧的骨头鼓出……
二、身体的软开度训练。没有学过舞蹈的,身体往往像整块门板一样。要把身体线条拉的好看,必须进行身体的前后、左右、侧向的各种收缩与膨胀训练,是有一套训练方法的。还有各种手位的练习(手是身体的延伸),可以把身体和肩、背、肘、腕以及手指的姿态练的非常优美……这些基训我们上课时会一一展开。
三、内侧肌力量训练。站立时,动力脚的大脚趾内侧抵住地板,力量经过小腿内侧、大腿内侧,一直贯穿到身体的小肚子里面并且收紧。好了,今天就说到这里,大家一起努力吧!
舞蹈,您喜欢哪一种“自然”?
就舞蹈来说,世界上有2种“自然”。
一种是我们平时劳动、生活中养成的“习惯”,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不良习惯、不美的姿态。但是,已经“习惯”了嘛,感觉很舒适。我把它称做原始的自然。
另一种情况也叫“自然”。人们通过成百、成千、上万次的各种舞蹈基训,把本来不自然的东西变成习惯、舒适的“本能”。
具有美观艺术化形体的自然与原始习惯的自然,孰美?每个人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。
只是,大家明显发现这2种“自然”的不同。
“刻意”是自然的阶梯,所谓下行上达。由“自我”,变成“小我”,然后是“忘我”,最后达到“无我”,恰恰就是一个由不自然变成自然的过程,不正是一个求真的修行过程么?谁是天生达到这个境界的?
舞蹈是对生活的模仿、提炼与抽象,她体现出来的自然比原始生活中的自然显然更高层次。
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:“艺术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”。
改变自己、折腾自己,从现在开始。一旦您学会了“管理”身体的方法,可谓是受益终身。哪怕你将来满头白发坐在那里,人们一看就是跳舞的。
人生何处不舞蹈!
清代戏剧家李渔著有《闲情偶记》,在声容部的习技第四中,有一段对歌舞的描述,极为精彩:
昔人教女子以歌舞,非教歌舞,习声容也。欲其声音婉转,则必使之学歌;学歌既成,则随口发声,皆有燕语莺啼之致,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。欲其体态轻盈,则必使之学舞;学舞既熟,则回身举步,悉带柳翻花笑之容,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。
他的意思是,学习歌舞要从声容入手,学成之后:
1、 歌者“随口发声,皆有燕语莺啼之致,不必歌而歌在其中矣。”
2、 舞者“回身举步,悉带柳翻花笑之容,不必舞而舞在其中矣。”
由此可见,清初的戏剧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。舞者一举步,一回身,仪容姿态处处皆是舞蹈,平时生活里,即使不跳舞时也有舞的韵味,这就是所谓的“不舞而舞”了 。
显然,舞者已经将内在与外在,躯干四肢运动与精神灵魂圆融、协调、统一在一起,达到形神合一,舞蹈的韵味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日常。
古时候,由于没有电影、电视,要叙述一个故事,只有通过说书、戏剧等方式演绎。一个曲目往往几代人长期的反复打磨雕琢,精益求精,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精品。
古代艺人修养也较全面,除了歌舞,喝茶聊天琴棋书画似乎无所不能。
圣超然感慨:人生何处不舞蹈!舞蹈的最高境界是不舞而舞、处处皆舞。
伦巴,节奏为主还是旋律为主
关于节奏和旋律的话题,我先来谈几句,算是抛砖引玉。
1、节奏
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就是鼓点;但是从舞者身体表达来说,是重心的到达以及重心转换之前做&的刹那,通过地板节节贯串传递到手上并与舞伴之间产生作用,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point(点)。
舞者自己身体里的点必须与音乐的点同步合拍。如果没有合拍,形、劲、气、意很别扭,气不顺、劲不达、意(感觉)不自然……
所以,舞蹈的节奏(点)是最基础的东西,非常重要。
2、旋律
如果说音乐中的节奏对应的是舞蹈中的点,那么音乐中的旋律对应的是舞蹈中点与点之间的流动过程。我们看到舞者秀伦巴时,将点与点之间连贯得非常的圆润,一如行云流水。这就要求诸如身体的延伸、开合、收缩、膨胀等等多种基础技术运用,以及精神感受上的顾盼流注、气息上的连绵与顿挫等等艺术化展现。
如果没有旋律只有点,就会跳得非常的机械,非常的铿锵,纯是一个铁匠出生,这种舞蹈看上去是白开水,没有味道;反之,如果只有旋律没有点,那就显得非常的软塌无力,浮于表面扭动,感觉是很娘的舞蹈。
两个极端都不可取。
从舞者的身体表现来讲,要有点与过程;对应于音乐,是节奏与旋律。如果把点称作是骨架,那么旋律就是肉,他们是骨肉关系。
3、节奏的变化处理
音乐的点是不变的,但是舞蹈的点是可以与音乐的点之间产生延时、抢拍和停顿等等,这就是切分处理。
舞蹈从从属于音乐、共鸣音乐然后是引导音乐,最后是玩耍音乐,调戏音乐……音乐在大师手里就是王八蛋 ,他们想抢拍就抢拍,想停顿就停顿,想延时就延时。什么音乐不音乐,我跳错了吗?呵呵,我就是这么跳的,你能拿我怎么样?
初学拉丁舞症候群
我自2007年创办“我爱拉丁舞”圈子,算起来也有不少年头了。一群志同道合者学舞、练舞、秀舞、侃舞、腐败也着实热闹过一阵。今天我打算写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。
初学拉丁舞的,大多从基本元素练起,前几次课可能略显枯燥,学了几次后,尤其学了1、2轮这个阶段,有一个比较疯狂的“走火入魔”过程。我们来看看这个时期的症候群。
据说,有的女生很自恋,逮着洗手间里没人,对着镜子扭几下,一脸美滋滋的。
有的独自在电梯里也会库克拉恰几下,监控视频另一端的保安哥傻眼了。
话说有个女生乘公交车,冷不丁遇一急刹车,她一个踉跄跌了出去,随即戛然站稳了,低头一看,脚下竟然是一个伦巴站姿。她笑了。
女士们,你有没有等地铁的时候,拿门前的玻璃墙当镜子使?或细细端详,或摆摆POSE拉拉身段,要不就是扭几下?
我们群里有个女生,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是谁,嘿嘿。她老看Super Star等视频,自比巨星卡琳娜,YY得厉害,每每睡觉前要在脑子里跳上几遍,——不知道帅哥舞伴斯拉维克被她糟蹋了几回(一笑)。有一次我看她跳,发现舞技确实提高了不少。
我学员中有个外企女经理(目前4个舞种各学了一轮),刚来时挺胖的,现在身段匀称小腰纤细,跳得也蛮好看的,知道是谁了吧? 据说她家二楼有个房间,专门安装了镜子、把杆用来跳舞。这节奏也蛮疯狂的。
我写这些并非调侃、取笑,而是鼓励那些MM并给予正面的评价,支持自恋、支持YY,支持走火入魔,我乐见大家将舞蹈融入生活。我认为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唯有自恋才能自信。
至于跳上几年后,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平静周期,这个阶段更加理性,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越来越多。当然作为水平已经很高的编舞老师,疯狂起来也会有“走火入魔”,走在路上也会情不自禁的比划。舞蹈老师往往都有追求完美的“洁癖”。
当然,每个初学者的情况是不同的,也有的从来不曾走火入魔过。能够点燃起疯狂热情的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已。欢迎对号入座,你属于哪一类?
初学拉丁,出现腰、背疼痛怎么办?
参加过1、2次拉丁舞课程后,常常出现一些很轻微的症状,比如:背疼、肩膀疼或者腰部疼……等等。
其实,这种情况多半是肌肉拉伤使然。
我们躯干四肢,无论哪一个部分,都有一个阴面与阳面。
比如,以你的胸部为例:前面是收缩,后面就是膨胀;反之,前面是膨胀,后面就一定是收缩。左右的情况也是:左边是收缩,右边就是膨胀;反之,左边是膨胀,右边就一定是收缩。
不仅仅是胸部的前后左右,推演至胸部斜侧方向以及手、肩、腰等任意部位,都有一个收缩与膨胀的关系。这种关系就好像是对立统一的太极图。
从来不跳舞的,尤其是成年人,身体往往就像是一块僵硬的门板,一个&挤压下去,该收缩的地方不收缩,该膨胀的地方不膨胀,这样死扛着,那还不把肌肉拉疼了?
所以,我们必须重视拉丁舞的软开度基训,建议从一开始就要介入。
通过身体的前后、左右、侧向的各种收缩与膨胀训练,渐渐地就不会出现拉伤疼痛了,而且身体线条拉也越来越好看。
作为初学者,出现这种不适应是正常的,不必紧张。
聊聊舞蹈教学的话题
我呢,只能以平时的亲身经历以及感同身受谈谈看法。身为活跃在第一线的苦逼舞蹈老师,平时难以分身顾及太多问题,想到哪聊到哪吧。
我觉得,初级课程主要还是以基本功(技术)为主,然后逐渐深化到艺术表现力等等。我总结有如下几点:
1、语言表达
说到讲解,不仅要讲得到位,而且语言表达要简洁扼要。切忌言不及义啰里啰嗦绕了一大堆,弄得学生不明觉厉还以为是自己愚笨。禅宗有一句话,叫“三藏十二部,曹溪一句亡”,意思就是佛经有成千上万卷,六祖慧能只消一个比喻、一个借代就把你点通了。精彩的课程往往让你回味无穷,甚至一辈子也忘不掉。
2、拆解动作
这是衡量会不会教课的最核心指标。
动作分解清晰,舞蹈元素要一个一个拆解并展开,我来做个比喻:元素就好比是外语字母,组合就好比是词组,套路是句子。我再来个比喻,把元素比喻为机器零件,你一旦基础没有打好,以后跳起来油滑散漫,机器零件丢得不知所云。
基本功的好坏,往往决定你的舞蹈能走多远。即使你是业余玩票的,如果基本功不好,兴趣也不会太持久。你想想,气不顺、劲不达,舞感不自然,越跳越憋屈,怎么会长期坚持呢。
我曾经遇见过一位舞蹈老师,她只会演示动作,而且跳的很好,但是偏偏不会分解元素。我问她:你是怎么学出来的?她说:我老师会分解,但是我忘了,现在只会跳。
3、现场控制
说来奇怪,有的老师站上去,小朋友们大呼小叫满场追逐乱跑,即使站定后也是多动症发作不肯消停,美女老师瞪眼发威,把熊孩子揪出来站墙角也么用;而有的老师一站上去,顿时全场鸦雀无声,许多双小眼睛都出神地望着你。
你可以说这是气场,但是也不可否认,这是优秀老师的现场控制能力。我建议舞蹈老师也应该去学学教育心理学。
4、调整能力
要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,迅速调整教学方案或进程。有的班级整体学习能力强,你可以增加进度与难度,甚至附加一段套路;有的情况你又要能够缩减进度或难度,甚至改变内容,比如,换一个简单套路等等。这个时候,你的教学储备与资源是否丰富,马上就显现出来。
5、因材施教
每个人的材质千差万别,有的人天生骨子硬,有的人天生骨子软;有的人力量强,有的人软度好。据说玩蟋蟀的,有“硬虫”与“软虫”之分。从我们跳舞的角度来说,有的女生跳舞非常劲爆,纯是力量型;有的女生线条好,很性感,适合演绎缠绵优雅伦巴。
如果你让青蛙去学跑步,让兔子去学游泳,估计它们都得抑郁症了。所以,舞蹈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,发挥学生与生俱来的天然的优势。
我今天独独没有把“教学示范”列出来,当然教学示范很重要。但我相信,能够上课的老师,跳舞水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我首先关心的不是跳,而是教,“跳”与“教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另外,我的意思是,作为老师尽量不要在学生面前显摆自己,来一段猴耍什么的,你把学生炸晕了,你牛B了?她们还有信心学下去吗?这秀耍得肯定不是地方。
这舞蹈太难,还是放弃吧。——学生们回去后暗暗琢磨起来。
我今天聊的主要是教室舞蹈老师的一些话题,除了教室舞蹈老师,还有健身房的教练,舞厅带舞的舞师等等,老师、教练、舞师三者看起来都是教舞的,但是我认为还是有点差别的。
差别在那里呢?
我们把舞蹈简单分为三个层次:技术(基本功)、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。
技术(基本功)就好比是生理物质基础,离开了这个基础,后面的都白扯。艺术表现力更多的属于精神领域,包括舞蹈的感觉、舞伴之间的感觉、音乐的感觉等等,以及音乐的切分处理(抢拍、延迟、停顿等,用来玩耍音乐、调戏音乐)。文化内涵不是老师教你的,而是环境里长期熏陶出来的,是你骨子、血液与基因里的东西。这些概念我不去多做展开了。
我们教室舞蹈老师大多是先从基本功开始,从最基本的元素教起,也就是循序渐进,大多数专业院校也是这个流程。这种方法属于演绎法(也就是一般到具体)。
但是,也有舞蹈老师是从套路和“感觉“开始的,不要求一步到位,然后再逐渐修改、补充和完善,完成基本功的细化,这也是一种教学方式。也就是归纳法(即具体到一般)。
这种情况一般社交舞蹈比较多,比如Salsa、阿根廷探戈等等。还有,健身房教练大多只在前面演示,极少分解动作,也可以练得很High。
至于舞师比较复杂,个性化小课特征,各种情况都有。
别问我,哪种教学方法最好,我觉得,很难说。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。
我这里最多只能聊聊教室舞蹈老师的事情,至于健身教练、舞厅舞师那是另一个世界。
谈谈舞蹈与文化氛围
大家是否发现,相对上海来说,外地的不少舞者跳起来更加有激情,或者说更加“野”。
前一段时间,我跟北京、深圳过来的几个职业选手聊起这个话题。他们是这样说的:跳舞是需要气氛的,在充满激情的氛围里互相刺激、互相激励、互相促进……这样才会越来越来劲。
我直接“翻译”一下,不知道是不是贴切?——跳舞是需要“人来疯”的。
一个人练,与一群人练,效果显然是不同的。通过良好的激烈的环境文化刺激,不断地激发power,激发精气神,长此以恒,或许某一天,你霍然回首,发现你的水平以然发生了“量子跃迁”。
上海人大多精明、优雅,太过小资,既缺 “人来疯”的基因,也缺“人来疯”的环境。
我在这里呼吁,应该多多加强上海的舞蹈环境文化建设。包括硬件环境的投入与精神内涵的人文建设。目前到处是学舞的地方,但是练舞的地方少的可怜。
我再深入扯下去。
就舞蹈层次来说,技术层面(基本功)与艺术表现力,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学习来逐步掌握,这个老师是可以教你的,但是文化内涵绝非老师可以教你。
我们经常看到老外打太极拳、唱京戏什么的很棒,有的操一口流利汉语,引来满堂喝彩……但是,羡慕归羡慕,我总感觉他们身上好像缺了一点什么,具体是什么一时也说不上来,反正总感觉老外穿旗袍没中国女性养眼,当然,中国女性穿晚礼服,也穿不出西方人的大气。
就说拉丁舞吧,老外秀起来真的非常性感、妩媚和妖娆,有的中国MM按捺不住,也去模仿,摸胸,摸大腿的依葫芦画瓢,看上去下流得要死,像秀色情舞似的(她自己可能不知道),但是老外看上去却非常协调自然,一点都不下流,你说奇怪么?
其实并不奇怪,先看我给出的定义:所谓文化内涵,就是长期生活在一种特定环境里熏陶出来的东西,是你骨子里、血液里和基因里的东西,是你身体上的灵魂。你不需要刻意“表演”和造作,它本来就在你身上。
你只有生活在某个文化氛围和环境里,接受熏陶,潜移默化慢慢沉淀,你的精神和灵魂就是有“根”的,而不是表面的肤浅的模仿。
你如果生活在古巴,跳出来的伦巴就是古巴味;你如果生活在巴西,跳出来的桑巴就是巴西味;你如果生活在美国,跳出来的牛仔就是美国味。你只有长期生活在中国,京戏、太极拳、唐装、旗袍,哪怕举手投足都有中国风的影子。
美国达人飚起舞来为什么劲爆异常,冷弹惊炸、摧枯拉朽,就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、血液里有这种文化之根。
所谓不跳舞、也不反感舞蹈的男人
暑假期间,舞蹈班比较火,我随感而发,在网站与公众号里稍微多聊了几句舞蹈,有几个不跳舞的男生不乐意了:你怎么又扯舞蹈了?暑假里还没有谈够啊?
这是QQ群里的一幕。(注:非舞蹈类QQ群)
我笑岔了,我说各位,你不跳舞也没有关系,你尽可以欣赏舞蹈、评论舞蹈,至少在我们群里,绝不会有人挤兑你:诸如,你不跳舞,没有资格评论别人……云云。
不会跳舞也可以很牛叉嘛。话说平衡木、高低杠和跳水这类运动,谁会了?但是我们依然有资格观赏和评论这些节目,对吗?否则,没个观众还玩个啥?
好吧,我现在也得照顾一些所谓不跳舞、也不反感舞蹈的男人,多谈谈科技、创业、炒股、女人,这些话题,名为休闲娱乐,放松心情,其实就是无聊,对吗?我知道,哥们儿工作压力太大,首要就是有个地方放松。我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园。
我们的舞蹈班,历来是女生多,男生少,甚至还出现过清一色女生班。我也纳闷,男生跳舞的为什么远不如女生多呢?
有一次课间休息闲聊,一女生说:我老公平时不喜欢我跳舞,我今天好不容易把他“骗”来上课。
她老公说:老师,这是误会啊,我搞错了,以为是舞厅里黑灯瞎火的那种两步摇。今天发现你这个舞蹈太酷了,我很支持她来学的。
我说:那你自己为什么不报名参加呢?
他说:我就算了,你看我这身材像跳舞的吗?
……
一般来讲,没有基础第一次来上课的,男生的协调性大多不如女生。比如,女生轻轻一踩胯就转了,而且有的开度很大;男生就不明显,看上去比较僵硬,这个好像是天生的。
来我这里的男生大多高智商人才。比如有这么一男一女,男的是美国制药上市公司的CTO,长的也很帅,女的是美国投资银行工作,当时他们还没有结婚,女生聪明的很,动作一学就会,天生跳舞的料,我起先以为男生不如女生用功。悄悄走到男生旁边,用手一摸背部:哇~汗水全湿透了,真诗人啊。他中轴不垂直或者根本就没有中轴,无法进行整体移动,用力局部扭动,挣扎的很厉害。这就是用力方式不得法,自己跟自己搞阶级斗争使然。
你是不是笑了?都是初学有什么好笑的。
男生属于启动慢,但是后发制人,如果坚持学下去,男生的实力会慢慢体现出来的,不见得比女生差。如果不了解这个特征,以为是男生不适合跳舞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男生少已经成为国标舞的普遍现象,其恶果,就是造成很多女生找不到舞伴。我打算申请专利,开发智能仿真机器舞伴;还有体感控制远程可穿戴触感舞服,用于远程教学。(一笑)
男生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舞蹈上,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、鉴赏水品与艺术修养。哪怕你自己不跳舞,跟跳舞的做女朋友或老婆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你身旁的女人形体优美,柔功又好,又有情趣,这种女人,别人只能在图片中观赏,而你,却活生生占有了,太浪费太奢侈了,知道不?
我再回到开头,你小子若找个跳舞的老婆放在家里,有这场景做参照系,肯定巴不得我天天聊舞蹈,到时候你别求我!
上一篇:英舞教育来了,你准备好了么? 下一篇:【专辑2】圣超然谈舞蹈